解混沌
混沌之所以为混沌,是因为基根本结构未被认识,如果根本结构被认知混沌就变成了一个选择问题,选择方向并为之改变根本结构达到阻力最小。
所以混沌之所以为混沌是因为人对世界事物结构认识不深刻,没有达到可以改变根本结构从而控制事物发展方向的程度。
所以解混沌本质是刻画事物的根本结构,因为事物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所以很难全面刻画,但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因为对整体认识的提升导致历史信息的融合演绎,从而演绎出新知识或总结出形而上的规律法则,自动补全现有体系,越过这个临界点的过程叫“顿悟”或“涌现”。
因为事物的信息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所以需要网络知识结构来刻画事物,需要以正反馈的方法论来积累信息。所谓的正反馈就是在收集信息过程中,现有网状信息结构会自动发现或补全缺失的维度或层次,我把这叫做“知识的自动涌现”。
正反馈的方法论我总结为[#六步循环法]<br>
网状信息结构为 [#知识库组织结构]
致道绝学: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合天地人者心想事成
形而上之法则或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形而下之世界流转而动,世界之万千生命非乘天象地形可改运
乘天象地形即解混沌,解混沌致内为生物进化、为思想升级、为身修、为顿悟、为知识涌现,致外为改造世界、为创新、为科技涌现、为文明进步。
所谓知识 :历史人们总结的世界事物的各种信息
所谓智慧 :认识了某事物的根本结构,明晰了混沌,可以控制某事物的发展方向
所谓学习 :收集理解历史人们总结的事物信息,认识事物根本结构形成智慧
所谓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目的是更快的多维度深层次刻画事物,能更快的形成“知识自动涌现”反馈
六步循环法
6步循环混沌解方法论
本质上是利用知识图谱(外脑)形成知识涌现反馈循环,从而高效的发现“混沌的根本结构”。
参考现代人工智能创建人工神经网络解决混沌问题相关方法理论,总结人工构建外脑知识图谱的方法步骤为6步。
收集->分类->归纳->推理->演绎->反馈
5w2h
5w2h可以做为事物分析的标准维度,提高事物分析多面性,防止产生片面的事物分析结论和观点
- Who,定人:何人?为什么是TA?有更合适的人吗?为什么TA是更合适的人?
- When,定时:何时?为什么是这个时间?有更合适的时间吗?为什么是更合适的时间?
- Where,定位:何地?为什么是这个地点?有更合适的地点吗?为什么是更合适的地点?
- Why,定因:何故?为什么是这个原因?有更合适的理由吗?为什么是更合适的理由?
- What,定事:何事?为什么做这个事?有更合适的事情吗?为什么是更合适的事情?
- How,定法:何法?为什么采用这法?有更合适的方法吗?为什么是更合适的方法?
- How Much,定耗费:多少花费?为什么要这些花费?有更合理的花费吗?为什么是更合适的费用?
知识分层
历史由人组成,人的所做所为形成史实,按时间排列形成时间线索引,人做的有价值的事被汇总为知识传承形成文献,学习史实和文献形成自己的记录属于文献笔记,经过自己的思考推演形成新知识属于永久笔记。
- 知识分层
- 第一层知识:史实history,需要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原因why、事件what、结果result
- 第二层知识:文献document,史实按不同维度整理后的结果,包括书、文章、个人摘录
- 第三层文献笔记:对史实和文档整理后的用个人语言记录的个人思想的记录
- 第四层永久笔记:基于现有知识自己总结出的新知识,涌现的知识
- 索引笔记:在不同维度和专题下对知识做的分类汇总
- 时间线索引:以时间为维度索引史实5w2h
- 知识分类:
- 按社会属性
- 政治:权力变更、重要会议
- 军事:战争相关、军备相关、武器相关
- 经济:资金、利率、汇率、股市、期市、物价、通胀、相关政策
- 文化:宗教、书、影视、文学作品
- 科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计算机等
- 按xx属性
知识库建设原则
知识图谱数据三要点:数据节点、数据连接、连接属性
在自建个人知识图谱需求中,连接属性还未找到应用场景,可暂不考虑。
方法论:
- GTD: 推动工作进行的工作方法
- zettel: 整理知识图谱的方法[[brn-how-to-take-smart-notes]]
- 费曼学习法:以输出倒逼输入,做笔记的方法论
知识管理原则:树状结构为主干、标签灵活增加维度、连接增加关系
- (卡片箱)以目录为学科和科目的划分
- (卡片盒)以文档为知识主题的划分,不要分割为太小的文档,可以把一个文档对标一本书
- (卡片卡)以headline为知识框架,二三级叶子节点为知识节点
知识节点记录维度要尽量全面,可以参考[#5w2h]分析法
综合卡片盒笔记法和知识图谱的要点,个人知识图谱的建设原则如下。
- 目录: 以学科、科目、主题 为顺序最好不要超过三层
- 知识类型:
- 闪现笔记:临时记录
- 文献: 个人未做转译的信息
- his: 史实 history, 所有知识对应的出现历史史实,需要给出5w2h的说明
- doc: 文献 document, 收集分类后的史实
- atc: 文章 article, 摘录的文章
- 文献笔记: 个人转译之后的信息
- dn: 文献笔记 doc note, 根据doc文献整理的笔记
- brn: 读书笔记 book read note, 汇总书的摘抄doc、dn文献笔记、pn永久笔记、his书相关史实
- itl: index timeline 时间线索引
- pn: 永久笔记 permanent note, 完全自己涌现的知识
- idx: 索引笔记 index, 一个学科的索引
- 文件命名:
- 科技类:<知识类型>-<学科>-<科目>-<主题>-<关键词>.文件后缀,可以用英文缩写关键词>主题>科目>学科>知识类型>
- 文件头: 添加文件tag,顺序参考文件名
- headline: 每个headline为一个知识连接点